與蘋果的其他操作系統相比,macOS Big Sur正式版來得似乎有些晚,畢竟其他幾大系統早已亮相,macOS Big Sur正式版直到搭載Apple M1芯片的Mac問世后才與廣大用戶見面。
在今年六月的WWDC20上,macOS Big Sur應該是最具看點的新系統。它被官方稱為“自Mac OS X以來最重大的設計升級”,包括圖標與界面設計都更加接近iOS系統的設計語言?梢哉f,這兩個平臺正在變得更加趨同,Apple生態的大一統時代即將開啟。
11月13日凌晨,macOS Big Sur正式版系統開始向全球Mac用戶推送,我也在第一時間將手中的MacBook Pro升級至macOS Big Sur。
****重要提示,此次系統更新為大版本更新,軟件安裝包達到了12GB。在正式升級之前,請務必做好備份,避免重要數據丟失。****
macOS Big Sur的外觀改變有多大?又會為我們帶來哪些新的體驗?讓我來為你一一解答。
新的改變,新的開始
歷代macOS大多將升級的重心放在功能上,但這一次macOS Big Sur有所不同!耙慌尚嘛L貌,一切任施展”,當新系統映入眼簾時,你一定會將目光放在全新設計的圖標上。這次,macOS Big Sur將所有系統圖標重繪,與iOS高度相似的圓角矩形,似乎象征著兩個系統正在走向設計語言的統一。
但與iOS系統圖標有些不同的是,macOS Big Sur正式版的圖標通過加入高光與陰影,使之變得更加立體,看上去更像一種將扁平與擬物相結合的設計方式。
蘋果官方對這種新設計的解釋為“通過降低視覺復雜度,讓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上”。但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,圓角矩形的圖標辨識度并不如前,仍需要適應很長一段時間。不過考慮到該設計是為了讓系統與系統之間更融合,改用圓角矩形也算是情理之中。
當然,蘋果并沒有像iOS和iPadOS一樣將圖標限定在圓角矩形當中。例如庫樂隊、Xcode等app,仍以圓角矩形為基礎做出了自己的特色,這也讓我更加期待其他第三方app將如何升級自家的圖標。
改變并不僅僅限定在圖標上,包括頂欄以及界面等,macOS Big Sur也做了很多升級與改進。
一個很特別的改動是,macOS Big Sur淡化了“按鈕”這一概念,界面中的小icon沒有用邊框線作區隔,只有當鼠標指針掠過后才能看到淡淡的陰影。這種設計看上去與iPadOS有幾分相似,也更加扁平化。
同樣類似iPadOS的還有全新的通知中心。它的每一個模塊都采用長條圓角矩形,同一個app的推送消息還將以疊放的形式存在。另外,通知中心的底部也可以放置諸如時間、天氣、股票等小組件,還能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選擇不同的大小。
macOS Big Sur中大量采用圓角矩形,這或許會讓很多老Mac用戶不太適應。但熟悉蘋果全家桶的用戶就會知道,macOS Big Sur的這項改變是為了貼近移動端系統。庫克曾在發布會上表示Mac用戶中有一半是新用戶,由此來看,改用大量圓角矩形元素,也能讓用戶在使用不同操作系統之間不在產生割裂感。
你要的iOS好功能,macOS Big Sur也有了
當我們開啟大量app后,macOS的頂欄會變得十分臃腫。但升級至macOS Big Sur后,情況會有所不同。新系統將WiFi、藍牙、屏幕亮度、聲音等集中在全新的控制中心中,它的造型與iOS 14的控制中心非常類似,我們可以在控制中心中對Mac進行全方位的調節。
在控制中心中,最讓我感到好奇的就是調節聲音和調節亮度這兩個選項。二者都采用了滑塊的設計,需要鼠標點擊并拖動才能實現滑動。個人認為,這兩個滑塊更貼近觸屏的操作邏輯,莫非這代表蘋果未來會推出觸屏版Mac?
需要注意的是,將iPad作為Mac副屏使用的“隨航”功能被融合在控制中心的“隔空播放”中。只需點擊,并選擇需要連接的設備即可完成連接。
如果你是Mac老用戶,還不太習慣在控制中心內調整,也可以將調節按鈕拖動到菜單欄。
很多時候,我們能在iOS的內置app中完成很多工作,例如在照片app中完成簡單的修圖,F在,macOS Big Sur的照片app也引入了很多iOS端的功能,例如直接裁剪照片或視頻,并添加濾鏡,或者直接在人像模式的照片中調整虛化程度等。
針對MacBook用戶,蘋果還在macOS Big Sur中提供了電池優化功能。它會主動學習用戶充電時間,并對充電過程做出優化。另外,我們還能直接在電池選項中查看過去24小時和過去10天的電池使用情況,這也與iOS很相似。
對了,macOS Big Sur正式版也修改了電池的logo,依然采用擬物式設計,我個人看了一會兒后,也接受了這個新造型。
Safari大改進
除外觀設計的改變外,本次macOS Big Sur還將使用率很高的Safari瀏覽器進行升級,或許升級至macOS Big Sur后,你會拋棄調所有的第三方瀏覽器。
第一次開啟Safari瀏覽器時,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“素”。它的起始頁僅擺放著幾個常用的個人收藏頁面,并無其他元素。不過,新升級的Safari瀏覽器最先調整的就是起始頁外觀。它現在可以像Chrome一樣修改背景圖像,并允許用戶對頁面進行定制。如果你不愿意放置個人收藏,可以將其隱藏起來。目前,Safari瀏覽器提供了個人收藏、經常訪問的網站、隱私報告、Siri建議、閱讀列表以及iCloud標簽頁等選項,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,選擇開啟或關閉對應的模塊。
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,使用瀏覽器時經常開啟十幾個二十幾個頁面。但是頁面被壓縮后,我總需要在頁面中來回點擊,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頁面,F在,Safari瀏覽器支持標簽頁預覽,當鼠標停在對應的頁面上時會彈出網站的預覽圖。通過查看預覽圖,我們就能輕松找到自己希望開啟的頁面。
另外,我們可以在App Store中直接查找開發者提供的擴展插件。而且蘋果還降低了開發Safari插件的門檻,通過新增對WebExtensions API和遷移工具的支持,開發者們可以直接將其他瀏覽器開發的擴展插件直接轉移到Safari瀏覽器上。
日常瀏覽網頁時,Safari瀏覽器仍是我的常用瀏覽器之一,原因是它的功耗更低,即使開啟多個頁面,也不會對Mac產生過大的負擔。新升級的Safari瀏覽器進一步對性能做出改進,加載網頁的速度不但比Chrome快50%,甚至比自家的上一代Safari瀏覽器還快25%。最重要的是,使用Safari的功耗更低,如果你沒有特殊的使用需求,我相信Safari可以為你帶來更好的瀏覽體驗。
作為同外界交流的一個窗口,Safari瀏覽器同樣將隱私保護放在重要位置。當開啟新的標簽頁時,可以看到Safari瀏覽器為我們準備的隱私報告提示。它告訴用戶都有哪些追蹤器被屏蔽,這樣互聯網廣告商就沒辦法追蹤到用戶的瀏覽習慣。另外,如果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泄露了已保存的密碼,Safari瀏覽器也會給出通知并幫助我們改用安全性更高的密碼。
用一個詞來總結Safari瀏覽器的升級,我想用“更完善”來形容非常合適。在macOS Big Sur中,Safari瀏覽器變得更加易用,多項新功能的更新,也讓瀏覽器看上去更靚麗。最重要的是,它依然將隱私保護放在首位,且依然有著良好的功耗控制。我想,它已經可以成為你的主力瀏覽器。
Apple系統走向融合的第一步
圓角矩形的icon、神似iPadOS的通知中心以及控制中心,macOS Big Sur中處處都是iPhone和iPad的模樣。我們可以猜測,未來蘋果還將繼續打通iOS 、iPadOS和macOS之間的壁壘,實現系統層面的大一統。
那么,當Apple旗下幾大系統全面融合后,對用戶又有哪些幫助?
這將意味著你拿起的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個人設備,而是下一代計算平臺。
拿在手中,它是iPhone,將其展開則是iPad,搭配鍵盤鼠標后,它還能滿足當下復雜的生產力需求。
事實上,蘋果已經走在打造下一代計算平臺的路上。從iPhone、iPad到Mac,它們都搭載了Apple自研的芯片。從硬件層面而言,這些設備之間的算力已經沒有明顯的區別,僅僅是屏幕尺寸大小不一而已。
硬件層面的融合已經開始,軟件層面自然不會落下。今天正式亮相的macOS Big Sur,是Apple系統走向融合的第一步,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。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加入收藏